傳記(平裝)

一場極為安詳的死亡(商周) 
商品名稱
|
一場極為安詳的死亡(商周)
商品編號
|
9789865482039
作者
|
西蒙・德・波娃
出版者
|
商周
ISBN碼
|
9789865482039
精/平裝
|
平裝
庫存量
|
缺貨
定價
|
320元
網路折扣
|
288
會員售價
|
272
留言詢價 / 預購

作者介紹

西蒙・德・波娃Simone de Beauvoir
1908.1.9-1986.4.14
法國作家、存在主義哲學家、政治運動者、女權主義者暨社會理論家。其最著名作品《第二性》(Le Deuxieme Sexe)被譽為「女性主義的聖經」。
十五歲立志成為作家,一生著述豐富多樣,橫跨小說、劇本、遊記、論述、傳記、書信等多種形式。長篇小說《名士風流》(Les Mandarins)於1954年獲得法國最重要的龔固爾文學獎。
波娃的思想與創作,都與她自身的生活經歷深深纏繞。她與哲學大師沙特終生保持開放性的伴侶關係,對她的思考影響深遠。而與母親之間南轅北轍、既愛且恨、既綑綁又衝突的關係,更形塑了她終生對「女人是什麼」這個問題的探求與思索。
1986年,波娃在巴黎與世長辭,與沙特的墳墓一起合葬在蒙帕納斯公墓。
商品規格

規格:平裝 / 208頁 / 19 x 12.8 x 1.4 cm / 普通級 / 單色印刷 / 初版
出版地:台灣
商品詳述

父親過世時,我沒掉一滴淚。我曾對妹妹說:「輪到媽媽時,也會是一樣的。」

但這一次,絕望超出了我的控制,在我心中,有某個不是我的人,正在哭泣。

我將媽媽的唇貼在我的臉頰上,下意識地模仿它的動作。

她整個人、她的全副生命都在其中具體顯現,而憐憫之情使我心碎。


沙特譽為西蒙・波娃最好的一部作品

以哲學家之心,文學家之筆

獻給母親與妹妹的哀悼日記

全新法文直譯・繁體中文首次出版


張亦絢(作家)、林雅萍(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公共衛生暨醫學人文學科副教授)──序文導讀
黃惠偵(導演)、劉亞蘭(真理大學人文與資訊學系副教授)、鍾文音(作家)──深情推薦




本書是西蒙・波娃第四部帶有回憶錄性質的作品,記錄了她與妹妹海倫陪伴罹癌母親度過生命最後三個月的歷程。


1963年10月,波娃的母親佛蘭索瓦摔倒住院,卻意外診斷出腸癌。在醫生建議下,波娃與妹妹決定讓母親接受手術,並對母親隱瞞病情。這一決定後來讓波娃懊悔萬分,認為是對母親的背叛。


波娃原本與母親關係疏遠。1949年出版《第二性》中,描述想要控制女兒的「專制母親」形象,部分即由此而來。但罹病期間,原本嚴厲、苛刻的佛蘭索瓦,竟變得像個小女孩般天真無助。這個從未見過的母親使波娃既驚愕又憐憫,也促使她重新反省自己原本對母親的種種理解。


住院後三個月,佛蘭索瓦過世,波娃則於同年出版了這段歷程的回憶錄。書中極其動人地記下她對母親既依戀又痛恨、既理解又陌生的情感。


這是《第二性》中母女關係的續篇與變奏,更是她抗拒死亡、擁抱生命的熱情宣言。


欲理解西蒙・波娃,不能不讀。


各方推薦


「這份書寫中呈現的剔透與力道,如同相信此生堅不流出——但終究最忍不住的一滴,奪眶而出的淚珠。」──張亦絢(作家)


「這本書關於一個母親與兩個女兒,也是關於愛、受苦與死亡的深思。」──林雅萍(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公共衛生暨醫學人文學科副教授)


「母親,病痛,死亡。當生命中最難的這幾個課題一次在眼前展開,即便智慧如波娃都有感到無力的時刻。但她卻能比我們多數人更勇於直面那些哀慟,並且從中凝萃出對自己所愛且恨之人的理解。」──黃惠偵(《日常對話》導演)


「波娃以她特有的存在主義觀點,詳細描述母親離世前的身體變化,以及她做為女兒,對於母親即將死亡「這本書關於一個母親與兩個女兒,也是關於愛、受苦與死亡的深思。自己都無法理解的哀慟」;這一悲痛情緒又牽動波娃回顧過往緊張的母女關係,細膩的筆觸,讓讀者彷彿置身《第二性》的情境中。」──劉亞蘭(真理大學人文與資訊學系副教授)


「在短短的篇幅中,西蒙・波娃傾盡全力書寫或許是她最好的部份,否則亦是最祕密的部分。」──法蘭西學術院院士皮埃爾-昂利.西蒙(Pierre-Henri Simon),《世界報》


「我們熟知西蒙・波娃的真誠與勇氣,如今她向我們揭露了震撼人心的感性與溫柔。」──艾米爾.帕戴爾(Emile Pradel),《學校解放》週報


「這本書從一個特殊的角度出發,卻勾勒出每一個人都會面臨的共同悲劇,瀕臨絕望,卻充滿無比尊嚴。」──《圖書館學刊》
最近看過

留言詢價 / 預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