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宗派(平)

建立心類學(藏中對照) (大千) 
商品名稱
|
建立心類學(藏中對照) (大千)
商品編號
|
31302025
作者
|
蔣悲桑佩
出版者
|
大千
ISBN碼
|
9789574473632
精/平裝
|
平裝
庫存量
|
2
定價
|
220元
網路折扣
|
198
會員售價
|
187
放入購物車
作者介紹

作者簡介

蔣悲桑佩(妙音如意)

  西元1908年出生於康區嘉絨小金川的滇倉村,父名聶嘉,出生時出現許多稀有瑞兆。西元1932藏曆水猴年,年屆 25 歲,動身前往衛藏。到達拉薩後,進入哲蚌寺洛色林僧院求學,從《攝類學》開始趨入聞思。以戒行及理路兩方面的突出表現,成為班級同儕中的翹楚。 西元1948 年,獲得拉然巴格西學位。同年進入下密院,精進修學如海般的續部教典。西元1951年尊者指示刊刻《大藏經》,並對他委以洛色林僧院住持法座的重任。任期結束後,仍致力於弘揚講聞與修持的事業。西元1982年示寂後,仍晝夜六時住於定中。毗荼後,出現了為數極多的舍利。著作方面,洛色林學院目前普遍研讀的《建立心類學》就是由他撰寫的。大師的第二世化身嘉容堪珠·洛桑隆日丹增呈列,今尚在世。
商品規格

規格:平裝 / 128頁 / 14.8 x 21 x 1 cm / 普通級 / 單色印刷 / 初版
出版地:台灣
商品詳述

《心類學》辯經前一定要學習的功課。
通達《現觀莊嚴論》之前必須紮穩的基本功。

  本書的重要性:
  ▲本書採「藏中對照」以利同時學習藏文。
  ▲辯經前一定要學習的功課。
  ▲通達《現觀莊嚴論》之前必須紮穩的基本功。
  ▲身為佛教徒必須讀懂自心的瑰寶。
  ▲科學界探索佛教有關心理解析的藍本。
  ▲了知心的續流,足以證成「前世今生」、「生命無限」。
  ▲完全清楚「心智」與「心」是如何運作的。
  ▲覺知明了,轉變自己錯誤的知見與行為。
  ▲無論是科學家或不同信仰者闡釋佛教心理學時,你都能正確了知自信滿分。

  一趟走進內心的旅程

  ◆林仁波切(十四世觀世音尊者的上師)
  如果不了解《心類學》,就不知道如何修行。

  ◆日宗仁波切(第一〇二任甘丹赤巴)
  如同世尊所說: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自淨其意,是諸佛教。」我們如果想獲得解脫及一切遍智,必須讓「心」不被煩惱控制,使它趨向善法。為了達到這個目標,必須先了解論藏當中所說心和心所、量和非量、染污清淨二法的定義和分類、對治相違品的方式;而《心類學》正是深入這些法類的前行。

◆洛桑丹增仁波切(第一〇三任甘丹赤巴)
《心類學》是認識佛法很好的工具,學《心類學》,可以提昇領悟佛法的能力,就好像是一把開發智慧的鑰匙,希望台灣的僧、俗二眾,都能夠好好地學《心類學》。

  ◆多殿祖古仁波切(前任洛色林住持)
  做一位行者,我們必須了解取、捨的關鍵。再者,必須在覺知上建立所斷除的煩惱與毀滅煩惱的許多對治種類。《心類學》中闡述了覺知的種類、心所的現象等,倘若明瞭,修行時會有極大裨益。

  ◆班登扎巴格西(洛色林資深大老師)
  學《心類學》,是因為往後的五大論內容皆與《心類學》有關。

  《心類學》中闡述好的或必須斷除的心,什麼是我們要提昇的,什麼是貪、瞋、癡各種心所。智慧與方便二者中最好的心是證空慧,最好的方便是菩提心,這些是要提昇的。

  我們必須知道有多少所斷與斷除次第。空正見能斷除所斷,譬如:洗衣服時,上面有污垢,要去除它,並不是除掉衣服,而單靠洗衣粉或水,也不能洗淨;同樣地,我們的心也有許多污垢,須以智慧的水、菩提心、慈悲心等方便去除,也必須了解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與智慧。

  ◆壇確格西(前任辯經學院院長)
  貪等煩惱都是覺知,煩惱的對治法,如:通達無我的智慧等也是覺知的一類。若不知這些覺知的規則與心有好、壞兩類,則修行無從做起。
學過《心類學》的人,可以知道心的一些現象與規律。認知這些內容,就了解心理的變化,知道何者該做、何者不該做。

  ◆圖滇悲桑格西
  學《心類學》的階段,心處於顛倒中,因為心被我執與煩惱左右。經過觀察,顛倒知會變成疑,從疑轉成伺察知,之後變成比量,隨之生起再決知,其後藉著修行而變成瑜伽現量。
放入購物車